副中心联动北三县发展跨入实质性阶段,产业布局优势凸显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日渐深入,屹立桥头堡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牵手河北省北三县各大优势产业愈加紧密,副中心与北三县一体化的高度融合已经跨入了实质性阶段。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一体化交通网络构建、产业分工与交流合作深化、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等各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管理构架,体制机制保障日渐完善,产业布局优势愈发凸现。

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北三县始终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中重要的一环,这一点从北三县纳入北京圈层规划到国家级层面规划都足以彰显。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已经进入实质阶段,跨界道路已达10余条,厂通路及跨潮白河大桥正在加快建设,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旅游通航;连续四年举办项目推介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160余个、意向投资额约1080亿元;16家央属、市属医院与北三县医疗机构持续推进合作,河北燕达医院在朝阳医院等支持下,成为三甲综合医院;北京潞河中学、北京实验学校等与北三县开展合作办学,第一条北京通往河北的地铁,北京M22线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底通车。北京M22线是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城市副中心的重点项目,未来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北三县与平谷将实现轨道交通,快速互联互通;城市副中心与燕郊首站实现最快9分钟即达,不仅缓解副中心地面过境交通压力,更进一步发挥城市副中心引领的作用,协同北三县共同高速发展。

“9分钟经济生活圈”概念的诞生,不仅彰显了北京第一条跨省轨道交通的巨大成就,更是解决现阶段北三县通勤人员的出行问题,而且还承载了副中心人口的疏散功能。据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二期进入施工收尾阶段,2023年底前启动搬迁,搬迁后即将带动更多的中心城区核心区的人疏解到环京生活圈,作为北京M22线首站燕郊站所在的区域——燕郊南城,将首当其冲承担起疏解责任,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另据了解,副中心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后,燕郊南城的崛起在意料之中,首先从距离来看,直线距离副中心2.7公里,仅一河之隔;在《三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整体发展空间布局中,燕郊南城将联通城际轨道燕郊站和北京轨道平谷线燕郊站,塑造高品质创新经济区,布局服务副中心、创新孵化企业、吸引高端人才聚集、快速发展经济的功能,这意味着未来10-20年的时间里,燕郊南城将扛起“燕郊高品质创新经济区”的发展重任,南城在整体规划、业态聚集和产业定位上具备鲜明的优势。2023年1月19日,燕郊南城地铁上盖项目---金燕SOHO被政府批准升级为TOD城市综合体,该项目三河市政府投入巨大精力进行规划,在地铁开工之前,获得政府领导批准,成为河北省连接北京的首座TOD城市综合体,TOD综合体不是简单的"地铁+商业",而是以其为中心,在地铁周边500米步行路程为半径,集工作、商业、教育、文化、居住等于一体的社区,堪称是一座"微型城市"。打造集商业、工作、文化、教育、居住于一体的生活圈,这种重大标志性项目的完成,不仅将燕郊的城市框架拉开,也能更好的服务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这意味着京津冀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州区党政代表团赴廊坊北三县考察时表示,从中央到省市,都把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摆到了重要位置,这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已进入全面深化实施的新阶段。通州区与北三县一道,共同落实好两省市全会部署要求,全力推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携手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进程中打头阵、做闯将、争高地。

声明:本文为资讯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本文来源:房产商业报
    下一篇